周世宁院士简介
周世宁,1934年生,江苏扬州人,矿井瓦斯防治专家,中国工程院院士,华北科技学院安全工程学院名誉院长。1953 年毕业于中国矿业大学采矿工程系,1986年获全国优秀科技工作者称号和五一劳动奖章。曾在澳大利亚、美国、日本、芬兰、南斯拉夫等国讲学和主持国际会议。1999年入选为中国工程院能源与矿业学部院士。2001年6月被教育部任命为高等威尼斯5139手机版APP下载地矿学科教学指导委员会主任。
长期从事教学和科研工作,在矿山通风与安全领域有较多的研究成果和论著,是我国矿井瓦斯防治方面的主要学术奠基人,提出矿井瓦斯地质的八项主要因素;创建煤层瓦斯流动理论;发明煤层瓦斯压力和煤层透气系数的测定和计算方法;发现了煤层瓦斯含量的应力作用;提出地下瓦斯应力场和固气耦合概念;通过多年研究和实践,提出预抽瓦斯防止突出的原则和指标。曾先后获得国家自然科学奖、发明奖和科学技术进步奖。他的学术思想是不强调专业知识,而强调基础理论和科学思维方法。在1959年研制的通风网路模拟计算机曾被选送到德国莱比锡国际博览会展出,在机械、电气、流体、磁学等方面有6项专利。
近年来将多年从事科学研究的经验总结为《创新思维方法》,在国内外许多大学宣讲,对创新活动起到了推进作用。
宋振骐院士简介
宋振骐,男,1935年生,湖北武汉人,中共威尼斯5139手机版APP下载员,中国科学院院士,矿山压力及岩层控制学家,第七届、第八届全国政协委员,现任山东科技大学能源与矿业工程学院名誉院长,国际岩石力学学会(ISRM)成员,中国岩石力学与工程学会、中国矿业学会、中国煤炭学会、中国劳动保护协会等常务理事。
建立和完善了以上覆岩层运动为中心的实用矿山压力理论体系,构建了采场重大事故预测和决策控制结构力学模型,为我国矿山顶板事故、冲击地压、底板突水等重大灾害防治作出了突出贡献。在推进采矿方法和工艺技术创新、煤矿安全高效生产决策和实施管理的智能化方面做出了重大贡献。提出了科教兴国、人才强国、依法治国、以德立国的“四国”方略,为推进我国高等教育事业发展作出重要贡献。出版《实用矿山压力控制》等专著6部,发表论文100多篇,先后获得“国家科学技术进步二等奖”、“国家教学成果二等奖”、省及部级科技进步一等奖等10多项奖励。1991年当选中国科学院学部委员(中国科学院院士),系我国煤炭行业首位院士。在为我国能源事业、教育事业奋斗的过程中先后获得“全国煤炭工业劳动模范”、“全国五一劳动奖章”、“国家中青年突出贡献专家”、国务院特殊津贴获得者、“全国高教先进科技工作者”、“煤炭科技功勋”、“煤炭终身成就奖”等荣誉称号。
培养博士和博士后60余名、硕士80余名,为我国煤炭科技进步、矿山安全高效生产和人才培养作出了突出贡献。近年来,为推进无煤柱开采(110工法、N00工法)理论与技术、特厚煤层放顶煤技术、海下采煤技术、薄煤层开采理论与技术、煤矿智能开采理论与装备开发、煤炭地气化和煤油同采理论等研究领域做出了卓越成效的工作。
范维澄院士简介
范维澄,中国工程院院士、教授,英国拉夫堡大学名誉博士,清华大学公共安全研究院院长。 国务院学位委员会“安全科学与工程”一级学科评议组召集人、“安全工程”专业学位教育协作组组长、国务院应急管理专家组成员、国家减灾委专家委委员、科技部科技冬奥专家委员会主任、住建部城市安全与防灾减灾专业委员会主任、工信部安全产业联盟理事长、全国公共安全基础标准化技术委员会主任委员。 (中国)公共安全科学技术学会名誉理事长、中国应急管理协会副会长、中国安全生产协会副会长、亚太公共安全科学技术学会主席。 曾在国务院全国应急管理工作会议上作大会讲座,在中共中央政治局集体学习会上作专题讲座。 获得:国家科技进步一等奖1次,二等奖2次;国家级教学成果一、二等奖各1次;全国五一劳动奖章、亚澳火灾科学技术学会首届终身成就奖、2018年度国际埃蒙斯奖。 主要研究领域:公共安全动力学演化、风险评估、监测监控、预测预警与应急管理的理论、技术及其综合集成;火灾动力学与防治技术。
国务院学位委员会“安全科学与工程”一级学科评议组召集人、“安全工程”专业学位教育协作组组长、国务院应急管理专家组成员、国家减灾委专家委委员、科技部科技冬奥专家委员会主任、住建部城市安全与防灾减灾专业委员会主任、工信部安全产业联盟理事长、全国公共安全基础标准化技术委员会主任委员。 (中国)公共安全科学技术学会名誉理事长、中国应急管理协会副会长、中国安全生产协会副会长、亚太公共安全科学技术学会主席。 曾在国务院全国应急管理工作会议上作大会讲座,在中共中央政治局集体学习会上作专题讲座。 获得:国家科技进步一等奖1次,二等奖2次;国家级教学成果一、二等奖各1次;全国五一劳动奖章、亚澳火灾科学技术学会首届终身成就奖、2018年度国际埃蒙斯奖。
主要研究领域:公共安全动力学演化、风险评估、监测监控、预测预警与应急管理的理论、技术及其综合集成;火灾动力学与防治技术。
蔡美峰院士简介
蔡美峰教授,江苏如东人,岩石力学与采矿工程专家,中国工程院院士,北京科技大学矿业工程国家一级重点学科首席学科带头人。长期从事岩石力学与采矿工程领域的教学和科研工作。我国矿山地应力测量的主要开拓者之一,建立了以地应力为基础的采矿设计优化理论、安全高效开采技术和矿山动力灾害预测与防控技术等理论技术体系;获国家科技进步二等奖4项(3项排名第一,1项排名第二)、三等奖1项,国家技术发明三等奖1项(排名第一)和国家级教学成果二等奖1项(排名第一)。2008,2009,2010年先后被评为国家级教学名师、全国模范教师和全国优秀科技工作者。现任或曾任国务院学位委员会矿业工程学科评议组召集人,国际岩石力学学会教育委员会主席,中国岩石力学与工程学会副理事长,中国金属学会常务理事兼采矿分会理事长,中国矿业协会常务理事,中国黄金学会常务理事,中国煤炭学会常务理事等。
彭苏萍院士简介
彭苏萍,1959年生,江西萍乡人,煤炭地质与煤矿工程物探专家,中国工程院院士。中国工程院能源与矿业学部主任,中国矿业大学教授,教育部长江学者计划特聘教授,"煤炭资源与安全开采"国家重点实验室主任,煤炭学报(英文版)主编。国家中长期科学和技术发展规划〈公共安全〉专题组副组长,国家能源委员会专家咨询委员会委员,国务院学位委员会学科评议组成员、召集人,科技部国家重大基础研究能源领域专家咨询组成员,国家煤炭工业技术委员会特邀委员,世界资源组织中国顾问,国际工程组织能源委员会委员等。
他长期从事煤矿地质与地球物理勘探理论与技术研究工作,在煤矿高分辨三维地震勘探技术与装备研究方面作出贡献。近年来,他又在煤矿绿色开采技术和煤炭高效转化技术方面进行了积极探索,取得重要进展。研究成果中获国家发明二等奖1项,国家科技进步二等奖2项,省部级科技进步特等奖1项、一等奖5项、二等奖4项,军队科技进步二等奖1项。获国家软件版权4项,发明专利11项,出版专著5本和100余篇论文。他还是孙越崎能源大奖、中国工程光华科技奖和全国优秀博士生导师获得者,并获首都五一劳动奖章。
武强院士简介
武强,男,汉族,1959年生于内蒙古呼和浩特市。中国矿业大学(北京)教授,博士生导师。1982年毕业于河北地质学院,1985-1991年就读于中国矿业大学(北京),获得硕士、博士学位。1995-1997年前往荷兰国际水利与环境学院(IHE)担任访问学者。2015年12月7日当选中国工程院院士。
现任国家煤矿水害防治工程技术研究中心主任,中国科学技术协会全国委员会委员。担任国际矿山水协会(IMWA)执委、国际矿山水协会(IMWA)中国国家委员会主席,国际SCI检索期刊《Mine Water and the Environment》副主编,国家安全生产监督管理总局技术委员会委员,国家煤矿安全监察局"水文地质专家组"组长和中华全国总工会劳动保护顾问组顾问等职。曾获李四光地质科学奖、教育部"长江学者和创新团队发展计划"带头人、首届十位"中国优秀博士后奖"、"全国优秀教师"、首届"新世纪百千万人才工程"国家级人选和国务院政府特殊津贴享受者等称号。
曾获国家科技进步二等奖2项,省部级一等奖10项;获中国香港和国家授权发明专利40余项,国家软件著作权近30项。出版专著10余部,发表论文300余篇, SCI检索50余篇,EI检索140余篇。主编国家技术标准和手册工具书多项。培养博士后、博士研究生几十名。他负责带领的科研团队获得了"教育部优秀创新团队"和"中国科协矿山安全团队"。
张金才院士简介
张金才,美国籍,俄罗斯自然科学院外籍院士。
张金才在美国俄克拉荷马大学获博士学位。曾任煤炭科学研究总院(北京)高级工程师,美国环境科学所(CIRES)研究员(CO-PI),美国知信公司/哈里伯顿公司(Halliburton)岩石力学经理,高级工程师,DEA161岩石力学总工程师,皇家荷兰壳牌(Shell)主管工程师(石油物理)。具有20多年的孔隙压力岩石力学研究与能源工业的工程与管理经验,任美国数个学术委员会的常务委员。
现任赫斯公司(Hess Corporation)高级技术顾问(资深研究员),石油岩石力学专家。兼任SCI杂志:Journal of Petroleum Science and Engineering (国际石油科学与工程学报)副主编,美国岩石力学学会出版委员会与水力压裂委员会常务委员,《岩石力学与工程英汉大辞典》编委,哈萨克斯坦国家科技评价中心专家。
主要研究方向为能源工程和岩石力学。曾经从事美国自然科学基金,能源部课题;中国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重点课题,科委与省部级科研课题;主持了世界最深油井的孔隙压力,井壁稳定性,及套管损坏分析。完成了数百项岩石力学, 孔隙压力, 井壁稳定性, 油井及钻井套管损坏分析,页岩气,煤层气开发,采矿等工程及研究项目, 项目遍及北美,南美,东欧,西欧,澳大利亚,新西兰,亚洲,及非洲。发表英文论文75篇,中文论文39篇。论文及书籍被引用千余次。